一、 韩国人的礼节
韩国人待客礼节。男性见面要相互鞠躬,热情握手,并道“您好”。异性之间一般不握手,通过鞠躬、点头、微笑、道安表示问候。分别时,握手说“再见”,若客人同自己一道离开便对客人说“您好好走”,若客人不离开则对客人说“您好好在这儿”。进门或出席某种场所,要请客人、长辈先行;用餐,请客人、长辈先入席;与客人或长辈递接东西,要先鞠躬,然后再伸双手。
同朋友约会礼节。要事先联系,尽管韩国人对客人不苛求准时,但他们自己是严格遵守时间的,因而客人也应守时,以表示对主人的尊敬。到韩国人家里作客,最好送一束鲜花或者一些小礼物,见面时双手递给主人,感谢主人的盛情接待。进入韩国朋友家里,须先脱掉鞋子,交谈时,说话要细语轻言,不可大声说笑,女性发笑时用手遮掩住嘴,不要当着众人的面擤鼻涕,吸烟要向主人打招呼,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不懂礼节。
韩国人的饮食习惯。韩国人接待经贸业务方面的客人,多在饭店或酒吧举行宴请,而且多以西餐招待。非业务交往,多在家中请客吃饭,用传统膳食招待。韩国人爱吃辣味,主食副食里常常少不了辣椒和大蒜。主食以大米和面食为主,最喜爱的传统面食是辣椒面和冷面。韩国人制作冷面的面条是用荞麦面做的,汤里放入大量辣椒、牛肉片和苹果片等,而且要冰镇,吃起来清凉爽口,但过一会就会周身发热。副食中的名菜有生鱼片、烤牛肉、干烧桂鱼、脆皮乳猪、油泡虾仁、脆皮炸鸡、爽口牛九、软炸子鸡、冷拼盘等。韩国人每顿饭要有一碟酸辣菜,尤以酸辣白菜最为爽口。在正式宴会上,第一道菜是用九折板盛有九种不同食物送上来,其中必须有火锅,随后再上其他的菜;在家中请客,所有的菜一次性上齐。
在炕上吃饭时,男人盘腿而坐,女人右膝支立——这种坐法只限于穿韩服时使用。现在的韩国女性平时不穿韩服,所以只要把双腿收拢在一起坐下就可以了。但是,绝不能将双腿伸直,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貌。如果遇上房间太小,可以将餐桌摆在院子里,铺上席子便可。不过,现代的韩国人崇尚外国潮流,无论餐桌或者饮食礼仪,都离传统越来越远了。坐好点好菜后,不一会儿,饭馆的大妈就会端着托盘向你走来,她从托盘中先取出餐具,然后是饭菜。韩国人平时使用的一律是不锈钢制的平尖头儿的筷子。中国人、日本人都有端起饭碗吃饭的习惯,但是韩国人视这种行为不规矩。而且也不能用嘴接触饭碗。圆底儿带盖儿的碗“坐”在桌子上,没有供你手握的把。再加上米饭传导给碗的热量,不碰它是合情合理的。至于碗盖,可以取下来随意放在桌上。
既然不端碗,左手就一定要听话,老实地藏在桌子下面,不可在桌子上“露一手儿”。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从水泡菜中盛上一口汤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饭,然后再喝一口汤、再吃一口饭后,便可以随意地吃任何东西了。这是韩国人吃饭的顺序。勺子在韩国人的饮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负责盛汤、捞汤里的菜、装饭,不用时要架在饭碗或其它食器上。而筷子呢?它只负责夹菜。不管你汤碗中的豆芽儿菜怎麽用勺子也捞不上来,你也不能用筷子。这首先是食礼的问题,其次是汤水有可能顺着筷子流到桌子上。筷子在不夹菜时,传统的韩国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两根筷子要拢齐,三分之二在桌上,三分之一在桌外,这是为了便于拿起来再用。
韩国人是一个好动感情的民族,对于他们这种把感情通过聚餐表现时,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同时又必须在理智上承认它是一种不卫生的“食礼”。
韩国的礼法。其划分相当细致,在问候法中,根据情况可分为15度、30度、45度、90度礼,还有称谓法,日常生活礼节、工作礼节等等,在其他民族来看,是相当繁锁的,但是,这些礼节使得韩国语得以正确优美地使用,是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行为。
二、 韩国语教学中要渗透礼节教育
韩国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韩国式气质,其中礼节是培养学生韩国气质中的突出部分。礼节是心灵的根本,若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成功立足于社会必须有美好的心灵。正因为礼节是美好心灵见之于行动的产物,所以在任何时候,为了成为有良好礼节,美好心灵的人,必须有正确思想的指导和为此做出的努力。《职业礼仪》严圭云大来文化社1996。所谓良好礼节的人,在某种意义上,是指不贪图别人东西,尊老爱幼,诚实生活的人。另外,对自己负责的事情尽力而为,不做别人厌烦的事,真心待人。诚实守信,不畏邪恶,维护正义等都属礼仪的范畴。理解他人并尽力帮助他人的意识是健全我们的社会并使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原动力。
我们要教育学生常以谦虚的、同甘苦、共患难的姿态去生活,礼节不仅是我们心灵的根本,更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础。同时,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升自身人格、实现自身的跳跃式发展的基本条件。
礼节可以营造明朗平和的社会氛围,而这种礼节并不是无需任何修养而自动形成的。它要求人们通过不断的自身努力从而具备这种礼节,这个过程即是不断通过自身的修养,具备高尚气质的过程。《1分钟礼仪》徐自原韩意出版社1994
因为韩国语与中国语不同,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从语法角度,韩国语阶称的区分相当明晰,在词汇使用方面,也分为尊敬语和一般用语,所以,我认为对于将韩国语作为一门外语来学习的学生来讲,只要能够掌握好语言,就可以同韩国人很顺畅地交流。诚然,语言的正确使用很重要,但在交际中如何使用语言从而产生最佳表达效果则更为重要。比如:将“不这样做不行。”改为“这样做试试吧。”或者“这样做不更好吗?”。这样表达,话者体察到了听者的感受,会产生更好的效果,是具备良好礼仪的表现。所以,对于语言内部构造的讲授固然重要,同时对于如何使用语言从而达到最佳表达效果的教授及语文外的丰富内容也不可忽视。